公司新闻

分享到:
首页>> 新闻动态 >> 公司新闻 >> 佛山市南海区基于5G的急危重区域一体化救治体系正式发布

佛山市南海区基于5G的急危重区域一体化救治体系正式发布

由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政府和南海区卫生健康局主导,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作为区域质控单位和医疗指导单位,卓简科技助力的南海区急危重区域协同救治与质控一体化体系,历时半年多时间,经历了疫情反复考验,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系统成功上线运行,揭开了5G急危重一体化救治体系区域标准化和同质化的序幕,系统上线后目前持续稳定运行,持续为南海区心脑急救实现基于数据的区域协同和流程优化过程。目前该项目已经由中国胸痛中心联盟总部发布为全国优秀案例进行重点推广。

南海区是广东省佛山市五个行政辖区之一。地处粤港澳大湾区腹地,东连广州市区,南接顺德区鹤山市新会区,西邻三水区高明区,北邻花都区,环抱佛山禅城区。面积1073.82平方公里,辖6个镇、1个街道、286个村(社区),2019年以来,先后成为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排行榜前十、2019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2019年度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2019年度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区、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单位。

南海区高度重视胸痛中心等急救体系建设工作,已经有三家医院通过国家胸痛中心总部标准版认证,六家医院通过国家胸痛中心基层版认证,五家医院通过广东省基层版认证,实现了南海区域内二级以上医院的胸痛中心认证全覆盖。

本次系统覆盖南海区12家中心医院及3家网络医院,其中心脑急危重救治定点医院单位12家医疗单位,以及区域内数十辆救护车,覆盖区域内145个社区医院。

南海区急危重区域协同救治与质控一体化体系建设项目,是在南海区卫健委的指导下,以强化区域急救体系建设和综合保障能力提升为抓手,建立涵盖胸痛、卒中等急危重救治的大急救网络,并且可按需开展心脑同治流程。

本项目在南海区城市医疗专网上建设区域急救平台,在相关中心医疗机构建立急诊预检分诊、急诊临床信息系统、以及胸痛卒中创伤急救绿色通道,建立以南海区人民医院为质控中心、120为协调中心的区域心脑大急救网络体系,提升信息化水平、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能力;建立实时质控体系,提升急救转运能力,实现救护车和院内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和业务协同;建设生命体征信息传输系统,实现院内外信息的无缝对接;强化基层医院作为协同救治网络节点的建设和配置水平,并带动整个区域各医疗机构整体急救水平提升综合提升本院急危重症的整体急救救治水平,降低死亡率、致残率,节约医疗开支,逐步健全覆盖的现代化急救保障体系,促进本地区全民健康水平的整体提升。

系统围绕着基层社区医院、县医院和市区级中心医院的三级转会诊体系运行。应用场景举例:以大沥社区医院、南海区第五人民医院和南海区人民医院为救治链,患者到达大沥社区医院,通过采集患者心电图、POCT等床旁信息,共享到南海区第五人民医院和南海区人民医院相关专家,相关专家基于5G视频开启会诊,进行快速诊断,给出救治建议,并且进行转诊过程管理。救护车全程进行远程监护和定位、视频跟踪,确保转运过程安全,同时上级医院已经提前做好接诊和手术准备,患者快速得到有效救治。整个过程中患者以唯一ID识别,诊疗信息全程跟踪和采集,救治流程全程统一。实现救治流程、规范以及信息化流程的同质化。从而达到降低误诊率和漏诊率,提升救治效率,实现快速救治的目的。

院前和院内无缝衔接框架:

南海区人民医院急诊预检分诊进行时:

指挥中心效果图:

区域数据分析看板:

救治过程中的时间、空间和诊疗数据全程实现采集,为后续全区域救治质控过程分析提供了数据支撑,也有了基于数据的科研平台的基础。

区域胸痛质控数据分析:

通过本项目建设,实现如下创新:

1.通过建设南海区胸痛卒中创伤等急危重区域协同救治与质控一体化平台,形成南海区区域内部医疗机构、救护车之间信息的互联互通,患者在各个医疗机构之间以统一ID识别,检查检验数据在区域内实现实时分享和识别,结合南海区“胸痛中心”和“卒中中心”急救地图,系统性地优化全区急性胸痛卒中等急危重疾病患者的接诊、会诊、协同救治和质控工作,可按需支持心脑同治流程,形成创新的急危重心脑救治模式。

2.首次将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区域协同急救模式作为立足点,重点突破,通过心脑同治模式探索与应用,将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急救技术水平,促进专病种的救治水平提升,响应国家、广东省、佛山市政策,促进分级诊疗体系建设,将在全国范围内形成有覆盖面、有内涵、有广度的标杆性医疗体系建设案例。促进信息化技术与医疗力量的深度融合,为区域急救与紧急医学救援体系建设打下基础,为此发挥引领和辐射效应。

3.实现急危重区域协同救治与质控平台与120调度系统的深度融合,实现了基于5G的急救现场、转运过程与专业医疗机构及专家的全程实时互动,实现院前急救与院内无缝衔接,将极大提高救治成功率。

4.通过建设七大系统:

Ø  快速建档和院前急救电子病历。

Ø  建立生命体征信息采集和传输系统。

Ø  建立远程监护与指挥系统。

Ø  搭建急救网络快车道,区域一体化移动转会诊体系。

Ø  建立院前和院内移动协同工作站。

Ø  建设患者就医轨迹跟踪系统。

Ø  建设急危重症救治实时质控平台。

在南海区区域急危重救治体系内实现胸痛卒中等患者救治过程的数据自动采集和汇总,呈现患者救治360度视图,以及救治过程中的数据实时跨医疗机构分享,同步实现结合人工智能的重症预警和实时质控体系。

5.在急性胸痛、卒中质控的基础上,扩展到包括高危孕产妇、急性创伤、新生儿转运和中毒救治在内的急危重症的救治,同步开展心脑同治模式,丰富急救内涵,全面提升南海区的整体急救水平,开展区域内的各分支领域质控平台建设。

6.通过该急救大平台,可以将各项救治数据、过程、结果等做详细分析和汇总,提升质量控制水平。从采集的海量数据中提取有用的结果,结合智能数据分析工具分析出数据与数据背后的内在联系与规律,为临床医学研究和质控提供支撑。大数据分析改善急危重症疾病预警和诊疗,最终将转化为改善患者预后的循证证据。对本项目进行卫生经济学的分析,将为南海区政府今后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决策提供依据。

7.区域性统一数据上报平台。

实现区域胸痛卒中创伤等急救患者数据统一上报到中国胸痛中心联盟平台,脑防委平台等。通过该区域急救大平台汇集区域内所有中心医院和网络医院的胸痛卒中患者数据,直接和国家级数据平台对接,实现了区域内胸痛患者数据统一上报的机制。

综述,该模式提供基于5G的区域急危重救治一张网,建设指挥和数据两个中心,即覆盖临床业务流的指挥中心和推动大数据分析和实时质控的数据中心,覆盖区域内相关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医疗设备和救护车等,实现全域覆盖,全员参与和全程关注的三全模式;同时支持跨医疗机构之间的协同,跨角色的医护人员之间协同,人机协同,医患协同的四协同模式。通过区域急救一张网,两个中心,三全模式和四种协同方式来建设点线面体相结合的急危重区域协同和质控一体化的现代管理和信息系统支撑,创造了国内区域急危重一体化落地实践的“南海模式”,从数据上分析已经取得良好成效,为“健康南海“添砖加瓦,保障百姓健康,造福民生。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zhuojian123.com/News/Detail/109

标签: 公司新闻

分享到: